YO!各位任粉、遊戲宅、電影迷們!
最近任天堂的大動作真的讓人眼花撩亂!繼《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在全球創下超過 13.6 億美元的驚人票房後,任天堂不僅加速了早在 2023 年就已宣布的《薩爾達傳說》真人電影開發進度 ,更在今年新成立了 Nintendo Stars 子公司 。
你以為這只是任天堂一時興起,想來電影圈分一杯羹?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必須說,這兩步棋走得穩、走得深,而且彼此環環相扣,這是一場任天堂將其 IP 價值最大化的「大戰略」!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盤棋到底怎麼下的。
任天堂的電影往事:從慘痛教訓到驚人逆襲
談到任天堂拍電影,就不得不提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歷史。如果你是資深玩家,或許還記得 1993 年那部真人版《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吧?那部片在商業和評論上都遭遇了慘絕人寰的滑鐵盧,而且劇情嚴重偏離遊戲,根本讓粉絲們想哭又哭不出來 。

這段慘痛的經驗,讓任天堂嚇得不輕。從此之後,他們的電影授權業務變得幾乎就像加儂多夫一樣被封印,幾十年來都小心翼翼,深怕再次傷害到自己的 IP 。對任天堂來說,比起賺快錢,保護好自己的品牌聲譽和 IP 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
但這個深厚的陰影終於在 2023 年徹底被打破了!任天堂與照明娛樂合作推出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在全球大賣超過 13.6 億美元,直接打破了電玩改編電影的票房紀錄 !為什麼這次會成功?關鍵就在於任天堂不再只是「賣授權」而已。他們與照明娛樂的 CEO 克里斯.梅勒丹德利(Chris Meledandri)從環球影城的合作中建立起信任,並採取了「事必躬親」的模式 。


消息指出,任天堂這次不只親自監製,還豪氣地投入了電影預算的一半 !這代表著,他們對電影擁有前所未有的控制權,確保了最終的內容能夠忠實呈現遊戲精神,同時又能讓普羅大眾買單。這場勝利,徹底證明了任天堂「親力親為」的電影戰略是正確的!
《薩爾達傳說》真人電影:任天堂的下一個超級王牌?

在《瑪利歐》電影成功後,任天堂趁勝追擊,宣布了下一部重磅作品:《薩爾達傳說》真人電影!
- 上映時間與延期: 這部電影預計將於 2027 年 5 月 7 日 在全球上映 !不過,最初的上映日期其實是在 2026 年 。製作人宮本茂親自在 2025 年 6 月 9 日宣布延期,並霸氣表示,這是為了「盡善盡美」 。任天堂對品質的堅持,永遠值得我們等待。
- 夢幻團隊: 這次的製作陣容堪稱黃金組合!除了宮本茂親自坐鎮外,還找來了參與過多部漫威電影的製片人阿維·阿拉德(Avi Arad)共同製片 ,以及《移動迷宮》系列的導演威斯.波爾(Wes Ball)執導 。


- 演員陣容: 官方已公布兩位主角人選:由 16 歲的新星班傑明.伊凡安斯沃思(Benjamin Evan Ainsworth)飾演林克,而曾出演 Disney+ 影集《叛逆女流》的 21 歲英國女星寶布.拉蓋森(Bo Bragason)則飾演薩爾達公主 。這兩位年輕演員的選角,也讓粉絲們對電影充滿了好奇。


- 資金結構: 這部分非常重要!這次的《薩爾達傳說》電影,任天堂投入了 「超過 50%」 的製作資金 !這比《瑪利歐》電影的 50% 投資比例更高 !這顯示出任天堂在取得成功經驗後,對於其IP控制策略更有信心。他們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以換取對內容的絕對主導權,確保電影品質不會走偏。這是一種從「謹慎合作」到「主動投資」的戰略性轉變。
這裡幫大家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看完你就會更懂任天堂這兩次佈局的用心啦!
| 項目名稱 | 《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 | 《薩爾達傳說》真人電影 |
| IP 類型 | 動畫電影 | 真人電影 |
| 主要製作夥伴 | 照明娛樂(Illumination) | 阿維·阿拉德(Arad Productions Inc.) |
| 發行公司 | 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 | 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
| 任天堂資金投入比例 | 50% | 超過 50% |
| 任天堂角色 | 共同出資人、共同製片人 | 主導投資人、共同製片人 |
「Nintendo Stars」:一場為 IP 宇宙而生的組織革命!
在《瑪利歐》電影成功、並確定《薩爾達》電影開發計畫後,任天堂意識到,他們的 IP 擴展策略需要一個更專業、更集中的團隊來運作。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朋友——子公司 Warpstar, Inc. 。
Warpstar, Inc. 其實早在 2001 年就成立了,主要負責管理《星之卡比》系列在動畫等領域的 IP 衍生業務 。到了
2025 年 4 月 1 日,任天堂正式將它完全收編,並將其更名為 Nintendo Stars Co., Ltd. 。
這不只是換個名字那麼簡單,這是一場有目的性的公司重組!Nintendo Stars 的新職責,被明確定義為負責「利用任天堂 IP 的電影之二次利用業務」 。說白了,就是專門管理與電影相關的所有周邊商品、授權、活動等衍生內容。
你可能會想,這有什麼特別的?這正是任天堂從「單點出擊」走向「系統化佈局」的關鍵一步。過去,IP 授權業務可能分散在不同部門,效率有限。但現在,任天堂將電影 IP 衍生的所有業務,都交給一個擁有數十年經驗的專業團隊來負責 。這代表著他們不僅要拍出好電影,更要將電影所創造的價值,最大化地轉換為實質的商業效應。簡單來說,他們要建立一個完整的「IP 宇宙」!
《薩爾達》與「Nintendo Stars」的聯動:IP 宇宙的形成
你可能會問,Nintendo Stars 的成立和《薩爾達》電影到底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這盤大棋最精彩的地方!Nintendo Stars 的核心職能,就是負責將電影上映後的「二次利用業務」專業化 。想像一下,當《薩爾達》電影大賣之後,市面上將會出現多少周邊商品、授權活動、主題展覽?這些業務,都將由 Nintendo Stars 統一管理和營運 。
這個模式,讓任天堂從一個「單純的遊戲公司」,變成一個能夠系統性運營 IP、並將其價值最大化的娛樂巨頭。
- 第一步:任天堂主導電影製作,確保 IP 品質。
- 第二步:電影成功後,Nintendo Stars 專業地將其轉換商業連結。
- 第三步:這些收益與 IP 影響力,再反過來強化任天堂的品牌,為未來的遊戲新作與電影續集累積能量。
這是一個完美的「IP 宇宙」,讓任天堂不再只是銷售遊戲,而是透過電影這個強大的槓桿,將其 IP 變成一個全球性的文化符號。
任天堂 IP 宇宙,正在降臨?
有了《瑪利歐》和《薩爾達》的成功經驗,任天堂的跨媒體藍圖可望加速。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更多核心 IP 的改編作品,比如《密特羅德》、《星戰火狐》等 !這不只是電影,這是一個全面的「任天堂 IP 宇宙」,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
等等,這不就是大亂鬥的Tempo嗎?但有鑑於任天堂在遊戲IP界線的劃分潛規則來看,真正讓多部遊戲角色混入一部作品的概念可能還不會這麼廣泛的出現。你說瑪利歐就出現了大金剛?可能這也是要向大金剛致敬吧,畢竟當初這個水管工就是從大金剛的遊戲裡開始幹起的XD

當然,前方的路還有挑戰。真人電影的選角、劇情,都可能引發粉絲社群的熱議(例如:「林克到底會不會開口說話?」 😂)。但從這幾年的大膽嘗試與各種策略佈局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任天堂已經找到了一條自己也認同的道路。
感謝您閱覽至此,有什麼想法歡迎到製圖玩家粉專和萊尼爾電玩家社團討論喔
